云樞智聯視角
關注互聯網,關注技術開發,透析與分享移動互聯網行業最新動態教育app開發能否提高教育水平有待商榷
時間:2019-02-14 17:06:12 閱讀:97971次 分類:廣豐快訊
2019年初發布的《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嚴禁有害APP進入中小學校園的通知》(下稱《通知》)提出,為營造良好的“互聯網教育”育人環境,保障中小學生健康成長,各地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,堅決防止有害APP進入校園。往后,進校APP門檻將進一步提高。
與此同時,從APP學習軟件對孩子的影響來說,缺乏自制力的孩子過早接觸電子產品是否會帶來不良影響;長期使用手機對孩子們的視力是否會有傷害;老師、家長輔導孩子學習是一種陪伴的過程,之間會有情感的交流分享,如果這一切都由冷冰冰的軟件替代,真的好嗎;過度依賴學習軟件的孩子,手寫等動手能力又如何保障?在郭敏老師看來,這些問題都需要審視。
為提升學生成績查詢效率,學校不再逐一發布成績,要求家長下載了“智學網”軟件,通過注冊填寫相關信息后,便可一鍵免費查詢孩子的成績單。記者從該軟件的“學情報告”欄目中看到,軟件除了查詢成績外,還簡單分析學生在班級中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科知識點的掌握情況。若想深度診斷,對知識點進行查漏補缺,則要選擇學霸套餐,最低開通一年,需要365元。
學習類APP之所以問題頻發,源于監管的不到位和行業內個別的逐利行為,應從資質和行為兩方面加強管理。教育產品需要在人性和教育價值之間做一個平衡。流量并不是教育產品最重要的指標,做得好比做得大可能更重要。
我們也了解到,目前APP學習軟件進中小學校園的現象引起了教育部門的注意。日前,教育部辦公廳曾印發了《通知》,要求未經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審查同意,教師不得隨意向學生推薦使用任何APP。海南省教育廳也下發相關文件,表示將進行排查,擅自推薦的老師將受到紀律處分。
在學習類APP中,商業廣告更是普遍。一款名為“作業精靈”的APP看起來跟平常那些拍照搜題、掃碼搜書的APP無異,但點開練習冊一看,底部便會出現一列廣告欄,點擊這些廣告會自動跳去廣告相關頁面。這些廣告包括游戲、電子產品、旅游、醫美等等,種類繁多。
在教育搭上“互聯網+”快車的時代,不少學校因作業安排、成績查看都要求學生下載APP,但其中也不乏攜帶高價學習消費的項目。
我們認為:實現有效監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:第一,加強資質管理,這是基本門檻。第二,從行為的內容上來監管,如果有資質或者是有能力去從事這個行業的,那么你的行為就不能是單純的網絡服務提供者,不能用“內容是用戶發的”去推卸監管責任,要做到實時審核。第三是要建立白名單和黑名單制度。
云樞智聯(海南)信息技術有限公司(原中江網絡),成立于2005年,經過20多年定制開發經驗,積累了大量技術儲備和定制開發經驗,是一家集軟件研發、互聯網應用為一體的綜合信息技術服務提供商。公司擁有核心的策劃團隊和專業的技術研發團隊,致力于采用領先的信息技術,長期為涉及智慧園區/廠區/校園領域的各個企業提供快速、高效、安全的信息技術支持。公司立足智慧園區和智慧教育行業,通過軟硬件的研發和互聯網應用,疏通各企業間“端到端”的信息傳輸,靈活滿足智慧園區和智慧教育企業間不同用戶的需求,為其提供完善的信息化解決方案。
園區管理系統,提供智慧園區綜合管理系統,智慧園區設計方案咨詢,智慧園區管理系統、...